表面張力儀作為測量液體表面張力、界面張力的精密儀器,其清潔程度直接影響測量精度和設備壽命。以下從清潔對象、方法、周期及禁忌等方面詳細說明注意事項: 
   一、清潔核心原則
 
  - 輕緩操作:避免用力擦拭或碰撞精密部件(如傳感器、探頭),防止機械損傷。
 
  - 專用工具:使用無塵布、棉簽、乙醇等專用清潔耗材,禁用普通紙巾(易掉纖維)或粗糙布料。
 
  - 分類清潔:根據部件材質(金屬、玻璃、塑料)選擇合適的清潔劑,避免化學腐蝕。
 
  二、關鍵部件清潔指南
 
  (一)鉑金環/鉑金板(測量探頭)
 
  清潔頻率
 
  - 每次測量后(尤其接觸油性、粘稠或腐蝕性液體后)必須清潔。
 
  清潔步驟
 
  1. 物理清潔:
 
  - 用無塵布輕拭探頭表面,去除可見污漬或液滴殘留。
 
  - 若附著頑固污漬,可用棉簽蘸取乙醇沿鉑金環/板邊緣單向擦拭,避免來回摩擦導致變形。
 
  2. 高溫灼燒(適用于鉑金材質):
 
  - 將探頭置于酒精燈或專用灼燒器上,灼燒30-60秒至表面呈紅熱狀態,冷卻后使用(灼燒可去除有機物殘留,但需避免驟冷導致脆化)。
 
  3. 禁忌:
 
  - 嚴禁使用強酸(如硝酸)、強堿(如氫氧化鈉)清潔,以免腐蝕鉑金鍍層。
 
  - 禁止用鑷子或尖銳工具刮擦探頭表面,防止結構變形影響測量精度。
 
  (二)樣品池(容器)
 
  清潔頻率
 
  - 每次更換測量液體時清潔;若測量腐蝕性液體,需立即清潔。
 
  清潔方法
 
  1. 普通液體殘留:
 
  - 倒空樣品池,用去離子水沖洗3-5次,再用無塵布擦干或烘干(溫度≤60℃)。
 
  2. 油性/粘稠液體殘留:
 
  - 先用乙醇或丙酮(根據液體性質選擇)沖洗,再用去離子水漂洗,最后烘干(丙酮易燃,需確保通風良好)。
 
  3. 特殊場景:
 
  - 測量蛋白質、聚合物溶液后,可用0.1%的十二烷基硫酸鈉(SDS)溶液浸泡10分鐘,再用去離子水洗凈(避免殘留表面活性劑影響后續測量)。
 
  4. 材質注意:
 
  - 玻璃樣品池:可用軟布清潔,避免使用硬物刮擦;若有劃痕,需及時更換(劃痕會導致液體掛壁,影響測量)。
 
  - 金屬樣品池(如不銹鋼):禁用含氯離子的清潔劑(如鹽酸),防止電化學腐蝕。
 
  (三)光學系統(鏡頭、光源)
 
  清潔頻率
 
  - 每周至少1次;若發現圖像模糊或光斑不均勻,需立即清潔。
 
  操作步驟
 
  1. 鏡頭清潔:
 
  - 先用壓縮空氣吹去鏡頭表面灰塵,再用鏡頭專用棉簽蘸取少量乙醇,從鏡頭中心向邊緣螺旋式輕拭,避免來回涂抹(每次使用新棉簽,防止二次污染)。
 
  2. 光源清潔:
 
  - 關閉電源后,用無塵布蘸取乙醇擦拭LED光源表面,去除灰塵或液體飛濺殘留(注意避免液體滲入光源內部)。
 
  3. 禁忌:
 
  - 禁用手直接觸摸鏡頭或光源表面,指紋油漬會影響光路成像。
 
  - 不可用有機溶劑清潔塑料材質的光學部件,以防溶脹變形。
 
  (四)傳感器與機械部件
 
  清潔要點
 
  1. 力傳感器:
 
  - 避免液體直接接觸傳感器,若不慎濺到,立即用無塵布吸干,再用乙醇輕拭表面(嚴禁拆卸傳感器內部結構)。
 
  2. 升降平臺/導軌:
 
  - 每周用無塵布蘸取少量潤滑油(如硅油)擦拭導軌,去除灰塵并保持潤滑,防止卡頓(注意避免潤滑油污染樣品池或探頭)。
 
  三、安全與防護注意事項
 
  1. 化學安全:
 
  - 使用乙醇、丙酮等易燃清潔劑時,需遠離火源,保持實驗室通風良好。
 
  - 接觸腐蝕性清潔劑(如SDS)時,佩戴手套和護目鏡,避免皮膚或眼睛接觸。
 
  2. 電氣安全:
 
  - 清潔光學系統或電路部件前,必須關閉儀器電源并拔下插頭,防止觸電或短路。
 
  3. 記錄管理:
 
  - 每次清潔后填寫維護記錄表,注明清潔時間、部件狀態及異常情況,便于追溯問題。
 
  正確的清潔與維護是保證表面張力儀測量準確性和延長使用壽命的關鍵。若遇到難以處理的污漬或部件損壞,應及時聯系廠家技術支持,避免因自行操作不當導致設備故障。